第一密码 让你的日常变得不同寻常

400-015-0115

第一密码资讯

治理水污染 东莞要一揽子解决环境痛点

时间:2017-10-13来源:作者:

水污染问题是当前东莞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短板。东莞市委书记吕业升说,水污染治理是东莞生态文明建设的一场遭遇战,是东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绕不开的问题。东莞市长梁维东在接受南方都市报专访时明确说:“水是东莞环境的最大痛点。”

  水污染治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已达成社会共识,东莞市委市政府已及早部署并迅速推进治水工作。去年11月11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了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暨水污染治理工作动员大会;今年1月16日召开全市水污染治理工作现场会;2月17日,市委召开东莞市截污次支管网建设进度约谈会;3月3日,水环境治理工作被列入更高水平发展十大行动计划;3月至今,省市两级领导针对水污染治理展开的调研视察工作频密……市级层面的动作频频,各镇街的工作也紧锣密鼓,截至6月30日,全市共建成约370公里截污次支管网,其中今年上半年建成了约111公里。

  进入下半年,东莞治理水污染攻坚战进入战线全面铺开的阶段,各个镇街的整治工程进度加快,涌现出诸多典型,捷报频传。

  8月2 2日上午,东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吕业升率队督导老围河、人民涌污染治理试验工作。看到治理后的水质明显改善,吕业升表示,老围河、人民涌治理工作表明,只要下定决心,尊重科学,系统推进,水污染治理工作就一定能够取得成效。他强调,要进一步坚定信心,加大力度推进全市水污染治理工作,让更多的河流变清,让人民群众有更加真切的获得感。

  为营造打响水污染治理攻坚战的舆论氛围,展示市镇两级的治水决心及工作进展与成效,南方都市报推出大型特刊《东莞治水》,全景式、系统性地展现东莞治水现状,探讨其中瓶颈及解决方法,在凸显政府作为的同时,也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水体污染

  河道湖泊水质亟待改善

  东莞河网密布,雨量充沛,看似水资源非常丰富。实际上,东莞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缺水城市。因为污染等原因,东莞辖区内的湖泊水质非常差,大多数湖泊连满足游泳的水质要求都无法达到。导致东莞供水水源安全保障能力不足、供水水源单一的窘境。

  东莞用水九成来自东江。东江来水年际年内分布不均,年际经常出现连丰连枯的现象,年内70%~80%以上的径流量集中在汛期,而东莞市位于东江下游出海口区,地势平坦,无条件兴建大型蓄水工程,致使枯季供水安全常常受到威胁,供水保证率偏低。同时东江水也面临污染问题,且呈现出水质季节性污染严重的特点,中部沿海片、水乡经济区受咸潮影响大。

  本可以作为重要水源保障的水库湖泊,水质却相当不容乐观。松木山、同沙、马尾、五点梅、芦花坑等联网水库均为劣Ⅴ类水。东莞水厂除市第六水厂采用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外,其余水厂制水工艺均采用常规处理工艺。泄洪排涝期间,部分水厂在应对东江水质变化上存在隐患。

  河流水体污染也是相当严重。在全市受监测的371km河流中,有246km河流全年综合水质类别为Ⅴ类或劣Ⅴ类,近70%的河流存在黑臭现象。9座主要水库水质介于Ⅴ类~劣Ⅴ类,消除黑臭水体任务艰巨。污水管网配套工程推进迟缓。截污主干管网工程仍剩约4km未修通,但因涉及征地拆迁等问题,完成扫尾工作困难重重。尽管我市已制定《加快推进全市水污染治理工作(2015-2017年)行动计划》,但因资金压力较大,镇街推动力度不足,加上管网错接漏接等问题仍普遍存在,造成污水收集率不高、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偏低;河道治理工程推进落地难;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在前期和建设过程中,受规划报建、法定图则调整、基本农田占用、征地拆迁、管线迁移、交通疏解、环境影响、供电迁改等因素制约,部分河流治理项目进度停滞不前,河道水质改善进程受到影响。

  饮用水方面,部分供水设施老化严重。供水管网服务时间长、管材质量不过关,带来水质污染问题。在二次供水环节,存在管理责任主体不清、管理混乱和部分二次供水设施老化严重等问题,全市57%二次供水水池(箱)已使用5至15年,20%超过15年,存在较大的水质安全隐患。

  城市防洪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近年来全市开展了大规模的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但总体来看,防洪除涝工程建设仍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随着东莞经济、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原蓄滞雨水的鱼塘、水面和农田逐步被厂房、民房等所取代,减少了径流的调节能力,导致地表径流增大,而排水设施没有跟上城市化步伐,标准普遍偏低,导致排水管网无法适应现状排水需求。如2014年“5·11”洪水,尽管塘厦降雨量并不大,但由于河道过流能力不足,河道沿线有不少瓶颈卡口,加之市政排水管网的标准偏低,路面汇集的洪水不能够及时排走,造成严重的洪灾损失。

  治水攻坚

  主动作为打赢翻身仗

  严峻的水生态环境形势,已经成为东莞城市发展的瓶颈。尤其是在国家实施粤港澳湾区规划战略大背景下,东莞面临重大发展机遇。水生态环境的治理对于提升东莞城市竞争力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水生态环境的改善,将为东莞融入湾区,再次崛起发挥重要作用。

  去年11月份,东莞全市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暨水污染治理工作动员大会在长安镇召开。市委书记吕业升主持会议并讲话,强调要把环境保护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生产生活各个方面,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坚决打赢全市水污染治理攻坚战,为东莞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更高水平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吕业升指出,水污染治理既是一场“遭遇战”,又是一场“攻坚战”“歼灭战”。群众对水生态环境治理反映强烈、期待很高,全市上下必须充分认识加强水污染治理的极端重要性,充分把握水污染治理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以赴推进水污染治理工作,推动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要打赢水污染治理的翻身仗,吕业升认为,要重点把握五个关键问题:一要坚持科学治水,做好顶层设计,统筹考虑防洪、水利、环保、城市更新等综合因素,高标准做好工程设计、施工和维护管理,确保水环境质量实现根本性改善。二要厘清职责关系,各职能部门要注重加强统筹协作,确保水污染治理工作顺利推进。三要筹措好建设资金,妥善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四要强化督导考核,实行市领导挂钩督导制度。五要加强舆论宣传,形成全民治水的良好氛围。

  围绕全面打赢治水攻坚战,补齐全市环境短板,东莞将投资127亿元在2018年底前,完成新建1800公里截污管网,配套新建扩建15家集中污水处理厂,新增日处理污水能力96万吨;2016年-2018年要完成不少于100条、2019年-2020年要再完成不少于100条内河涌污染整治和生态修复;2017年全面清理直接排向饮用水源的排污口,2018年全面完成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区的规范化建设,2020年基本完成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土地征收工作。全面铺开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形成全网一体化的污水处理网络。同时,加快内河涌整治、垃圾渗滤液集中处理和饮用水源保护,建立完善包括奖惩在内的有利于推进污水处理工程建设的工作机制。

  典型涌现

  两条臭河涌大变身

  经过半年多时间的艰苦奋战,东莞水污染治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8月22日,吕业升先后到东城街道和长安镇,实地考察老围河、人民涌治理试验工作现场。两条河涌均属于东莞列入“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监管平台”督办的10条黑臭水体。经过整治,老围河四项主要指标已经达到消除黑臭的标准,人民涌除氨氮指标外,其它三项主要指标也已达标。两条河涌水质得到改善,基本消除了黑臭。

  全市水污染治理攻坚战打响后,吕业升多次到老围河、人民涌调研。看到治理前后的变化,吕业升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老围河、人民涌是全市水污染治理的试点工程,曾经因为认识不足、厂网分离、科学手段不够、执法力度不严等问题,长期呈现出黑臭面貌,暴露出东莞水污染治理的系统性问题。经过去年以来的综合治理,特别是近一个月来的强化提升以后,有了显著的变化,这进一步增强了全市打赢水污染治理攻坚战的信心。

  老围河是东城牛山片区的主要排水通道,河长0.95公里,此前属于臭水沟,周边居民都绕着走。经过整治后,水变清了,不仅没有了臭味,岸边经过生态修复后,环境也变好了,有了花花草草,周边居民闲暇时也可在河边休闲散步。

  跟老围河情况类似,东莞各镇街河涌整治和截污管网建设工作也是不断提速,频频传来捷报。如塘厦第一期截污次支管网工程已全部完成,第二期工程已经开工;石碣已全面启动第二批次(2015- 2017年)截污次支管网工程;黄江镇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正式动工;万江街道第二批次截污次支管网建设将全面开工。

  从全市整体情况来看,截至目前,东莞市截污管网建设第一批次规划420公里,已建成370公里。全市规划新建扩建污水处理厂15座,已完工4座、开工5座,其余6座正在办理立项手续,年内可全面动工。2017年全市计划整治76条内河涌,其中43条已动工。

  巩固成果

  让更多的河流变清

  在视察了老围河、人民涌的治理工作后,吕业升指出,老围河、人民涌治理工作表明,只要下定决心,尊重科学,系统推进,水污染治理工作就一定能够取得成效。他强调,接下来全市上下要进一步坚定信心,加大力度推进全市水污染治理工作;要进一步巩固成果,将两条河涌治理的案例做好,示范带动全市水污染治理取得实效;要坚持系统推进,做好截污、清淤、活源、生态修复等工作;要善用科技手段攻坚克难,探索将治理技术从河涌向流域拓展,让更多的河流变清,让人民群众有更加真切的获得感。

  为了下半年的水污染治理目标顺利实现,东莞市环保部门将严控新增污染源,全面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管控,严格控制新增工业排放量。严管重点工业排放源,始终保持环保执法高压态势,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同时,大力推进“两高一低”引导退出,争取2017年茅洲河、石马河流域工业废水排放总量削减10%,其他镇街(园区)削减5%.严治面源污染,以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为重点,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组织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取缔、关闭非法养殖业。全面深化限养区畜禽养殖业整治,实施限养区内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提升环保治理水平。全面加强屠宰场废水处理监管,确保排放达标。

  截污管网建设按照从末端向源头逐步推进的思路,以2018年底前完成1800公里截污管网建设为目标,以工程指挥部为平台,全面健全工程管理台账,全面实施挂图作战,细化工程建设时间节点,严格督查督导。2017年,确保完成不少于500公里截污次支管网。完成全市23项截污主干管网工程建设收尾和竣工验收工作,加强全市截污管网日常巡查维护。同时,协调推进厂网一体化改革工作,推动形成厂网一体化运营管理的治水格局。

  争取2017年实现60%黑臭水体消除率,推动东城、南城、万江、长安4个镇街开展10条黑臭水体治理。到2020年底前,再完成不少于100条内河涌污染整治和生态修复。同时,制定石马河、茅洲河两大流域整治年度工作方案,分解落实工作任务,大力推进水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垃圾填埋场整治、内河涌治理、畜禽养殖业清理、污染企业淘汰等措施。

  采写:南都记者张鹏

  摄影:南都记者陈奕启

  水污染治理既是一场“遭遇战”,又是一场“攻坚战”“歼灭战”。群众对水生态环境治理反映强烈、期待很高,全市上下必须充分认识加强水污染治理的极端重要性,充分把握水污染治理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以赴推进水污染治理工作,推动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东莞市委书记吕业升

  水是东莞环境的最大痛点。

  ———东莞市长梁维东